2023-05-27 19:59:18 来源:checkvvip.com
分类检索语言是建立在文献信息可分性基础上,即按照文献信息所载知识的学科属性,根据文献信息内容之间的相关性,组织成科学的分类体系,分类法或分类表是分类语言的具体体现。
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分类法有:《国会图书馆分类法》(LC)、《杜威十进分类法》(DDC)、《国际专利分类表》(IPC)、《国际十进分类法》(UDC)等。我国主要使用的是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(简称《中图法》),是国内图书情报部门对文献信息进行标引和检索的国家标准。
一、分类法的优势:
1)能体现学科的系统性,反映事物的派生、隶属与平行关系,符合人们从科学角度检索信息的习惯,使读者能鸟瞰全貌,触类旁通;
2)便于随时放宽或缩小检索范围;
3)能从学科和专业角度检索信息,族性检索效果比较理想;
4)使用分类号来表示事物的主题概念,简单明了,易于掌握,特别对于外文检索工具,即使不懂其文字,只要掌握其所采用的分类法也可以借助类号进行检索。
二、分类法的缺陷:
1)在标引和检索概念复杂的信息上不够准确,也就是说,分类表的类目专指度不高,影响到查准率;
2)分类表不能随时修改、补充,对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缺乏有效的检索方法;
3)检索时要将信息的主题内容转换成学科与专业名称,还要将类目转换成学科,影响检索效率和准确率;
4)不利于特性检索,同一主题的信息被分散在分类法的各类中。例如,“大气科学”、“大气卫生”、“大气污染及其防治”,都是论述“大气”这个主题的,但是在分类法中被分别归入“天文学(P)”、“医疗卫生(R)”、“环境科学(X)”。
论文查重降重综合平台:
(checkvvip有万方、维普、源文鉴、Turnitin、iThenticate、早降重等十多个系统,官方授权,权威检测!)
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,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,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,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。